来源:格隆汇
2023-07-31 17:27:00
武汉,一直以来都被不少人认为是“中部第一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早在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市评级中,武汉995万的城区人口,离1000万的超大城市门槛,就只差临门一脚。
最近公布的数据中,武汉城区人口已经踏过1000万人口的门槛,成为全国第八个超大城市。
在发布的GDP数据中,武汉GDP也达到了9503.33亿元,同比增长5.0%,位居全国第九。
作为中部六个省的省会城市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,以及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,套在武汉头上的虚名太多太多。
但同时,武汉也经常遭到一些人质疑,认为并没有担当起这个位置应有的责任和功能。
那么这次,武汉能够担起重任吗?
01一直以来人们都说,大上海、大武汉。
很多人对于“大上海”这一称呼没有异议,但是对于“大武汉”可是意见大了。
还有人认为,所谓大武汉,其实就只是一个“大县城”。
事实上,武汉的版图面积并不小,8494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仅次于北京、天津,超过上海。
但是,论建成区面积,武汉比不过重庆;论人口规模,武汉比不过成都;论GDP,武汉也比不过苏州。
导致很多人觉得,武汉的“大”,名不副实。
在不少人眼里,“脏、乱、差”成为了武汉的代名词,武汉人也素质堪忧。对于武汉,爱的人很爱,但也有相当多人对武汉抱着相当负面的印象。
在知乎的一千多个答案中,褒贬几乎各占一半。
然而在历史上,武汉并不是这样。
大上海和大武汉的大,都来源于孙中山。
一百多年以前,孙中山想把上海建设成东方大港、大都市,还提出了《大上海计划》,因此上海就有了“大上海”的说法。
同样也是在《建国方略》中,孙中山立下雄心壮志,要把武汉建成东方的芝加哥,把武汉建设得跟纽约、伦敦一样大。
辛亥首义成功之后,孙中山对武汉做出了“武汉一呼,四方响应”的评价,甚至还多次想要定都武汉,认为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国之中”、“天下之中”。
“大武汉”也由此而来。
除了孙中山,提到武汉绕不开的一个人就是张之洞。
作为湖广总督,在长达十八年的任期里,张之洞将自己现代化的思想带到了武汉——开办学堂,兴建汉阳铁厂,修炼卢汉铁路(后来的京汉铁路),还有兵工厂、织造厂等等。
当时的湖北工艺学堂后来融入了武汉理工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,甚至还融入了不少外地的大学。
汉阳铁厂则是中国第一家由国家控制的钢企,生产门类齐全,包括生铁厂、钢轨厂、熟铁厂、铸铁厂,后来大名鼎鼎的“汉阳造”就是来源于此。
再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,清朝朝廷在西方列强威逼之下签订了《天津条约》,开放包括汉口在内的通商口岸,汉口被迫成为全球贸易港口。
这时“驾乎津门,直逼沪上”的武汉被称为“东方芝加哥”,可以说是恰如其分。
1945年之后,武汉三镇曾短暂分立,以汉口为直辖市,而武昌和汉阳组成新的武昌市。
1949年,武汉三镇重新合并为武汉市,并且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直辖市之一。直到1954年才划归湖北省,并被明确为省会城市。
1959年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定下的武汉城市性质是“钢铁、机械、化学等工业的基地,又是科学技术、文化教育的基地和交通枢纽,对于湖北省和华中协作区工农业的发展,担负着技术支援和经济协作的重大任务”。
1959年武汉城市规划
到1982年,武汉城市性质又被为:湖北省政治、经济、科学、文化中心,是中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之一,是以冶金、机械工业为主,轻、化、纺、电子工业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大城市。
这时的武汉确实做到了。
教育上,两个985级别的高校,九到十个211级别高校,尽管经历了合并改编等操作,武大、华科等学校,时至今日仍旧名扬四海。
工业上,武汉钢铁公司、武汉重型机床厂、武汉锅炉厂、武昌造船厂、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,彼时被国内企业界称为武汉工业的“五朵金花”。
武钢生产的钢材产量一度占到全国年总产量的10%,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的支柱之一。
在这些条件的加持下,当时的武汉一直毫无疑问地处于国内城市的第一梯队。
上世纪80年代,武汉对于中央财政的贡献实际上仅次于上海,位居全国第二,是全国计划单列城市之首。
然而在辉煌的此时,武汉的财政留成率仅为17%,上解中央的比例达到了83%。同时期,其他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财政留成比基本都为30%-50%,甚至更多。
尽管这个时候武汉赚得多,但是上交得也多,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可以用来支撑城市发展。
就好比在外辛苦打工赚钱,但是一大半都得上交房贷,那么自然也没有闲钱来给自己多买几件衣服了。
也就是80年代末开始,没有太多资金来进行城市建设的武汉,渐渐落伍,慢慢变成了很多人口中的“大县城”、“脏乱差”。
02自古以来就有“湖广熟而天下足”的说法,人们现在也还是会说,“惟楚有才”。
但是过往的辉煌已经不可追,躺在功劳簿上的武汉,也不可能一直躺下去。
2012年,新华社曾经对武汉做过专题调研分析报告《大武汉到底什么大?》。
在这篇报告里,大武汉的大有了新的意义——大都市圈、大文化、大科教、大光谷、大设计、大交通、大商贸、大江湖、大钢铁、大汽车。
现在武汉的发展也没有脱开这十大。
许多省会城市经常被嘲讽,穷尽全省之力、“吸了整个省的血”来发展,尽管武汉的这种相关争议也不在少数,但是武汉都市圈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成为摆设。
湖北省发展的战略实际上是“一主两副”,武汉为主,襄阳、宜昌为副,这两个城市目前的体量也快接近河南洛阳。
2007年,武汉获准建立了“1+8城市圈”,包括武汉和周边约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黄石、鄂州、孝感、黄冈等九个城市。
去年年底城市圈“缩圈”,变成了以“武鄂黄黄” ——武汉、鄂州、黄冈、黄石4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,并且计划到2035年成为人口规模超3000万、GDP超6万亿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。
这样的都市圈建设,给了武汉继续发展的动力。
武汉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,那就是全国最多的大学生。
去年,武汉市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刷新高度,达到了168.29万人,位列全国第一。
按照城市评级,这些大学生给武汉带来了几乎一个大城市的人口。
但是过往,武汉经常被批评,留不住人才,大学生往往都是来读过大学就前往其他一线城市或者回到家乡工作,留在武汉的少之又少。
武汉仿佛是这些学生的摆渡船。
但是武汉在做出改变。
2017年武汉推出“百万大学生留汉”政策,确定了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的目标。最后这一目标提前两年完成,使得当年武汉的“人口年轻化指数”增幅居大城市第一位。
2021年,武汉常住人口新增超过120.12万人,新增人数位居全国第一,武汉再次成为中部人口第一的城市。
尽管部分可能是因为2020年流出的人口回流,但是人口的大幅增长,对于城市来说必然是好事。
越来越多的人,才能给城市带来越来越多的活力。
事实上,自从浦东新区获得成功之后,许多城市都在效仿进行新区的建设。
然而武汉却并没有如此,而是将修新区的钱投入了公共交通和工业增倍计划中,从一个极度依赖钢铁重工业的城市转型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基地。
在2019年,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,武汉就占了4个,甚至超过深圳。
而位于洪山区的东湖高新区,也就是俗称的光谷,2009年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,如今已经汇集了近10万家创业公司。
目前,东湖高新区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,光纤光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6%,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%,销量世界第一。整个高新区GDP已经接近三千亿,成为武汉市GDP最高的区域。
这几年,在政府大力招揽下,武汉还集结了许多科技公司的“第二总部”,如小米武汉总部、TCL华中区域总部、腾讯(武汉)数字产业总部等众多企业。去年,万亿级央企中国三峡集团也把总部迁往武汉。
近十年来,武汉千亿产值的企业从零开始,到现在已有6家,百亿以上企业也达到53家。32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武汉,并投资建设了358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。
这些大型企业的入驻,必然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动力,也能吸引更多人才入驻。
尽管目前,武汉还缺乏本土成长的能够带来产业链提升的大型企业,但是毕竟这一切都还只是开始。
03结语关于武汉和一线城市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息过,而关于武汉是否会成为一线城市的讨论,也从没有结论,大家都各执一词。
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,国内的一线城市除了北京之外,基本都是世界级的海港,甚至北京也距离渤海湾只有一百多公里。
而武汉作为中部城市,属于绝对的内陆城市。
不少人甚至说,想要武汉成为一线城市,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海平面上涨,直到武汉成为沿海城市。
但是,放眼过去,曾经的武汉何尝不算一线城市?
事实上,目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《规划》都市圈有7个,除了南京、福州两个都市圈位于东部沿海外,剩下5个全都集中在中西部。
这和目前国家延续西部大开发、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吻合,同时也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。
与此同时,过往几百年间,海权争霸世界,毕竟通过军舰,可以到达全球任何一个国家,美国就是典型的海权国家。
但是现在,全球陆权崛起,陆地上的竞争开始加强,而中国就是典型的陆权国家。
相比过去绝对的海权称霸,现在陆权正在逐渐壮大。
加上内循环的构建,时代的新趋势,必然将目光逐渐放眼到国内,内陆城市也将迎来新的机会。
其中武汉作为“九省通衢”,绝对的中部城市,必然也将迎来新的机遇。
十年河东,十年河西。
已经在武汉流淌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长江,能否再次见证历史的转向呢?
关键词: